从七夕古诗词谈“牛郎织女”传说的演变
2023-08-21 20:26:20
  • 0
  • 0
  • 0
  • 0

    中国传统文化中,“牛郎织女”是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于七夕,被世人视为爱情的象征。

    今天,我们就从七夕古诗词的角度来谈谈,“牛郎织女”传说的演变过程。

    “牛郎织女”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睕彼牵牛,不以服箱。

    《大东》原是一首表现西周时代东方诸侯臣民讽刺周王室的诗。大意是说:银河两岸的织女星、牵牛星,尽管有其名,却不会织布,不能拉车;当今周王室贵族也是如此,虽身居高位,却毫无恤民之行,不过徒有其名而已。这首诗中的“牛郎织女”纯粹是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了一种隐喻式的联想,并无任何故事情节。不过,作为一种文化意象,意味着“牛郎织女”开始进入民间文学。

    到西汉时期,“牛郎织女”已被传为两位仙人,且有塑像,遥遥相对。

    班固《西都赋》有云:“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

    李善作注说:“昆明池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明确指出在昆明湖畔的左右两侧分别塑有牵牛、织女像,他们已从天上来到人间远远隔湖相望。

    随着时间推移,爱情因素在“牛郎织女”传说中的影响日见凸显。

    《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吟道: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里的牵牛、织女二星已初具人物形象——弄机织布,思念流泪;开始被编织为一对恩爱夫妻饱受隔绝之苦的爱情悲剧。

    到了东汉,应邵编撰的《风俗通义》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

    这表明当时,不仅牵牛、织女为夫妻之说已被普遍认可,而且每年以喜鹊为桥、七夕相会的情节,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融入风俗之中了。

    至迟三国时代,牛郎织女的传说就已经成熟,形象也颇为丰满:

    如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咏到: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有人作注时引了曹植之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可见牵牛织女已经成为诗人表现爱恋和思念的常用意象。

    而在唐朝,几乎每个大诗人都作过有关“七夕”的诗词:

    白居易的《七夕》便是代表作:

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宋代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则堪称七夕古诗词中的巅峰之作: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