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模狗样:发人深省的NGV《BeingHuman》摄影展
2019-01-28 12:59:41
  • 0
  • 0
  • 9
  • 0

       《Being Human》是2018年度NGV举办的最重要的摄影展。摄影展的主角是两只狗狗,2018年恰好是中国农历“狗年”,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摄影展主题“Being Human”直译为“做为人”,其实翻译成“做为人的狗”、或者“当狗成为人”更加贴切,——展出的300多幅摄影作品,都是摄影大师William Wegman的两只爱犬Flo和Topper穿上各式人类服装、装扮成各种人类的形象。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William Wegman的摄影并没有使用任何后期电脑合成与修图,纯粹是靠他的狗狗与道具(包括真人)默契的配合、以及他高超的摄影技术,现场完成的。这一点就很了不起!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摄影展,观众可能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大相径庭的联想,从而感受也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西方文化中,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狗一直都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许多西方家庭把宠物狗视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有香甜的狗食、特制的狗饮、漂亮的狗窝、高明的狗医,形影不离地陪伴主人运动、玩耍;主人到哪里出游、度假,只要有可能,也必定带上狗;围绕着狗还产生了的各种服务性、制造性行业,而且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但如此,在西方国家,虐待狗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更不要说“杀狗”、“吃狗肉”了,那是西方人绝不能容忍的残忍行为…… 。

       然而,狗在中国的地位始终不如西方,从来都不是普通百姓家中的宠物,顶多只是看家护院的帮手,吃的是摇尾乞怜来的残羹剩饭甚至粪便;而且随时都有被主人烹而食之的危险。虽然这些年很多中国人也开始学西方人那样把狗当成宠物喂养,但骨子里并不认可狗狗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从狐群狗党、鸡鸣狗盗、狗仗人势、狗尾续貂、狼心狗肺等成语中,就可看出狗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的反面角色;“犬”的字旁的词,如狠、独、狂、犯、狰狞、狡猾等等基本上都是贬义词;而英语中却有不少含“dog”的词却是褒义的。 

       所以,在西方人眼里,狗狗穿上人类的服饰、装扮成人类的模样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反而觉得理所当然。这样的摄影展更拉近了人类与狗狗之间的距离,让人们可以更好地从“平等”的角度去亲近和欣赏狗狗。

       不过,恕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许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这个《Being Human》摄影展却充满了讽刺意味,——尽管堂而皇之穿上了人类的服饰、装扮成了人类的模样,但狗狗就是狗狗,始终改不了“吃屎”本性!这难道不是对人模狗样的贪官污吏与狼心狗肺的不法商贩的真实写照吗?看上去道貌岸然、正人君子,原来只是披了一层华丽的外衣而已!这恐怕是摄影大师William Wegman始料未及的。虽然不一定是作者的初衷,但艺术作品一旦产生,解读就因人而异,更何况文化背景的差异如此之大。

       我揣摩,William Wegman的某些作品,初衷很可能就包含讽刺意味,比如这两幅,就颇带“漫画”色彩。

       左边的这幅,令人想起一句中国歇后语:“狗鼻子插葱,——装相(象)”,给它命名“谁说狗嘴吐不出象牙?”也很有趣;右边的这幅,可以叫做“不学无术的伪君子”,或者更简洁些,就叫“装模作样”如何?

       又比如这两幅,大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可以叫做“你以为穿了高跟鞋就高人一等?”或者“别以为穿了高跟鞋,我就认不出你是狗!”无论作者的原意如何,自己找点乐子调侃一下也很惬意,不是吗?

       这个摄影展大部分作品只有创作日期,没有标题也没有说明;即便有说明,我的英文水平不好,看起来也相当费劲,半天不得要领;所以,我喜欢天马行空自由发挥。也好,可以锻炼一下想象力,预防老年痴呆。

       这两幅,最初觉得用“难兄难弟”或者“哥俩好”命名比较合适;仔细琢磨了一会,又发现有点不对劲,——左边的这幅,好像一只狗狗穿女装而另一只狗狗穿男装;右边那幅,一只狗狗戴男帽而另一只狗狗戴女帽;如此看来,还是叫作“患难夫妻”或者“貌合神离”吧,一正一反、一褒一贬,相由心生,你说是不是?

        这一幅摄影展上唯一一幅具有东方色彩的作品,也是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一幅(比如说“种族歧视”),叫作什么好呢?至今我还没想清楚。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