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外解读“孝道”——《现在我们怎样做父亲》新书分享会有感
2018-08-27 19:13:57
  • 0
  • 0
  • 2
  • 0

      8月25日,桂林大摩“纸的时代书店”举办了一场《现在我们怎样做父亲》的新书分享会。

       我已经是做爷爷的人了,——两个孙女,大的还不到三岁,小的刚满一岁半;“做爷爷”与“做父亲”应该有某些共同之处,懂得了怎样做父亲也就多少懂得了怎样做爷爷,听听总归是有益处的。

       诺,就是这本书,澳大利亚的一位心理培训师与教育专家,大卫·腾绅(David Tensen),专门为中国家庭的父亲们写的。

       这本书有这么几个特别之处:

       首先它是西方人专门为中国人写的书,而且是专门为中国家庭的父亲们写的,这样的书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其次,西方人写的书,通常是先在西方出版,然后再翻译成中文,再在中国出版,而这本书一开始写作就定位于在中国出版,这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此外,作者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贯通、对于东西方文化的对比、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互补,也有其独到之处。

      这是本书的作者、也是今天新书分享会的主讲人大卫·腾绅(David Tensen)——澳大利亚著名的心理学与教育学专家、主要从事家庭关系的建立与修复(中国读者很好奇、很陌生的一个领域),足迹遍布中、印、日和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调查研究各国家庭情况,致力于帮助大众解决家庭关系与教育的困扰。

       大卫在深入比较了东西方家庭教育之后,发现东西方家庭教育的一个共同缺陷,那就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就普遍的情形而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但缺少父爱,而且缺少父亲言传身教的教育。

       大卫认为,父亲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虽然是东西方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对于中国后果将更为严重,因为中国正处在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传统的观念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家庭教育缺乏了父亲这个重要角色,很多优秀的家庭伦理道德就不可能很好地传承下去。

       举例来说,“孝道”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也是非常优秀的一个传统。大卫来到中国,在中国搞家庭关系与教育的调查研究,不能不首先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让他惊叹。他在学习“孝”这个字的时候,中国老师告诉他,“孝”是这样一个“会意”的象形字:上边是个“老”字,下边是个“子”字,意味着长尊幼卑,从上往下看是:子孙后辈在祖辈的呵护、教导下成长;从下往上看是:当祖辈老了,儿孙们就要肩负起侍奉祖辈的责任。大卫认为,应该把“孝道”介绍、推广到西方去,西方文化中恰恰就缺乏这种“孝道”的精神!

       然而,大卫在中国实地进行的家庭访谈,却让他感到很多中国家庭,“孝道”并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尽心尽力侍奉老人,而把侍奉老人看作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负担,正如“孝”字本身会意的那样,老一辈成了压在年轻一辈人身上的沉重负担,——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也是精神上的!

       为什么会这样?大卫认为,主要原因就是老一辈人对后一辈人的家庭教育没有做好,特别是家庭教育中“父亲”这一重要角色的严重缺失,致使“孝道”的传统没能很好传承下来。中国传统家庭中,父亲是家庭的权威与顶梁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历来如此,但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社会变革翻天覆地,父亲在家庭中的权威日渐淡薄,——“父严子孝”,缺少了父亲的权威与教育,反过来也就会缺少儿孙对父辈的孝顺。

       大卫的观点,细思极恐!虽然并不完全苟同,但也不蒂是西方学者对中国家庭关系与教育的响亮的一记警钟!

       大卫的讲述带有西方人特有的幽默,很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他还举了很多实例,来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亲,——他在书中称之为“渊心父亲(Big Hearted Fathers)”。但我觉得,他所举的例子,以西方家庭、特别是他自己的家庭为多,不一定就适合中国的国情。

       大卫的这本《现在我们怎样做父亲》,实际上向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大变革时期,中国的家庭教育应该走向何方,才能适应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变革?中国的父亲又应该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下去?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