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性知识”还要不要学
2024-06-09 08:03:06
  • 0
  • 0
  • 0
  • 0

       随着AI的崛起,传统教育,理所当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中一个话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冲上了“热搜”,那就是:“记忆性知识”到底还要不要学?

       网上的呼声几乎是一边倒,其中也不乏“专家”呼吁:千万不要再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记忆性知识”上,而应该放在“提问”与“创新”能力上。

      理由很简单:AI已经掌握了人类的所有知识,若论“记忆”,人类永远是小巫见大巫,无法与AI比拼,有什么知识记不住、或者不知道,直接问AI就好,还有必要再花功夫去“记忆”吗?

       这个理由看似正确,其实大谬!

       把知识分成“记忆性知识”与“非记忆性知识”是不科学的,“知识点”按它在知识网络中的位置以及学习者对其内化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好几个层次:

       同一个“知识点”,比如说“三角形面积公式”,既有可能是最低层次的“陈述性知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记忆性知识”),也有可能是较高层次的“方法性知识”或“策略性知识”。

       而且,无论什么知识点,学习者学习时,都要经过“陈述性知识”这个最低层次的阶段。

       以“三角形面积公式”为例,如果我告诉你“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你能重复我这句话,也说“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你就学到了一个“陈述性知识”;

       如果我用一个具体的范例(比如:底8厘米、高5厘米)来说明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过程,你由此举一反三,学会了另一些具体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三角形面积公式”对你而言,就提升到了“程序性知识”的层次。

       如果更进一步,我不但告诉你“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而且解释为什么“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你清楚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三角形面积公式”对你而言,就提升到了“逻辑性知识”的层次。

       可见,我们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终极目的,并不在于面积公式本身,而是在于学习过程中“三角形面积公式”由“陈述性知识”不断提升为“程序性知识”、“逻辑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

       如果没有“陈述性知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忆性知识”,之后的“程序性知识”、“逻辑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岂不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无论AI如何崛起,也无论AI在人类学习中能够起到多大作用,我们也绝对不能不学习“记忆性知识”!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